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

TIFA.《暴風雨》


 
(卡拉班們)

地點:兩廳院戲劇廳
時間:2012年02月19日 週日14:30


  一直很想睡。我雖然是戲劇系學生但我看戲之前沒看過《暴風雨》,也不知道《暴風雨》的故事,只知道是莎翁寫的。對不起,請罵我,我在劇場裡快睡著了。從一開始的寂靜就開始想睡,那個投影所塑造的船難真的好假。開場頭十五分鐘我就已經在想,我真的有這麼討厭莎士比亞有這麼討厭大舞台嗎(明明我就很喜歡之前德國名導的《玩偶之家》),哎呀我的品味好奇怪啊怎麼辦,之後的一個小時我都靠想這些(跟看帥哥)來度過。
  莎翁後期寫的《暴風雨》,就文本而言非常破碎,很多角色的轉折都沒有寫出來,要靠演員跟導演來處理。這齣戲的重點,看起來就是寬恕,那麼,究竟為什麼魔術師會從仇恨變成寬恕?是因為看到他們很慘嗎?還是什麼?但我真的沒有感受到他們很慘,也沒有感受到王子的委屈。(但我感受到愛理奧好帥)在文本故事上,這齣戲力量很弱,於是能夠看的就只有外在的藝術形式。不可否認,這個台很漂亮乾淨,不過不失,燈也為這齣戲增色不少。演員質地很好,聲音宏亮(他們究竟有沒有戴咪?),只聽聲音也感受到情緒的起伏、轉折。而導演選擇使用精靈樂隊,也是個非常高明的招術。水也是一以貫之的元素。
  不過最該罵的是導演如何嘲諷男同志,娘娘腔的典型印象,配合資本主義商場,讓我想到俄羅斯普遍嚴重的恐同症,這件事一點都不好笑。而最重要的是導演竟然就把卡拉班當成怪物,完全漠視後殖民論述,在台灣演出《暴風雨》,究竟是什麼意思?卡拉班是個土著,他被魔術師殖民、虐待,侵佔他的土地,認為他不識字、沒文化,說他會強暴自己的女兒(狼少女跟卡拉班的純真友誼究竟是什麼?),甚至在結局,狼少女想再次擁抱卡拉班也不准。卡拉班那麼可憐,卻被描繪成一個邪惡、噁心、愚笨的傢伙,我無法理解為什麼會有一個白人導演會在台灣這樣處理卡拉班。難道他覺得沒有人看得出來嗎?
  而我最生氣的是全場台灣觀眾都在鼓掌,而坐在我旁邊的一對白人夫婦一臉錯諤。難道連東方主義也是白人的玩意嗎?

Edward W. Said的名著《東方主義Orientalism

關於《暴風雨》的東方主義觀點,請參考黃碧雲的〈卡拉班〉

導演:Declan Donnellan
製作:俄國契訶夫國際戲劇節、法國傑默劇院、英國與你同行劇團

Orientalism 圖片來自維基百科

1 則留言:

  1. 路過。東方主義的確是歐洲白人的玩意呀,你可以上網查查薩依德把這個標籤貼給了誰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