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
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2夏季公演.《無間賦格》



(《七個猶太小孩》,為了加沙而寫的戲,於2009年。)

(很帥氣的Caryl Churchill老奶奶。)

地點: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廳
時間:20120524 週五1930

  尊重劇本創作藝術。
  請尊重劇本創作藝術。
  《無間賦格》的論旨非常清晰:戰爭之痛無盡循環,就算噤聲了,也會流落在人、人們,或稱為集體潛意識裡,有如無間地獄,不會消失。導演陳惠文的畫面調度,演員與舞台設計(梁若珊設計)、影像設計(王亦盛設計)搭配得非常好。螺旋狀往深處直逼的舞台;打在其之上的切割投影,如軍人閱兵、紅色的海、潛意識文字之流;各式演員在舞台上時隱時現、舞蹈用心賣力,舞台影像跟演員三者配合起來都讓人喜愛。但,可惜的是,如果導演能多尊重一點文字,我想一切會更好。
  如果能多尊重劇本創作藝術,不是說,尊重那些死掉的劇本。是尊重一個架構起各式想像基礎,以情節、人物來推衍出核心意念的文本。尊重文本的創作、設計、安排。讓導演理念不只是虛話,使得設計出來的人物不會只講理念,說出來的話語文字,可以實際操作。可惜導演、或製作群,對文本設計就缺乏尊重,所以變得不夠用心,導致情節漏洞百出、人物平板、伏筆沒有連接。我還沒要深入評論這齣戲的文本設計不好,因為那是後話。重要的是,在基礎點上就缺乏對劇本創作藝術的尊重。
  首先,在所有宣傳,包括實體海報、DME-DM上都沒有寫明劇本是誰寫的。只有在節目單裡短短提到,這是一堂課的學生跟老師集體創作出來。這堂課老師,就是這齣戲的導演。而學生,後來大多也都成為其中的演員。這齣戲並非沒有文本,而是集體創作而生,那麼就應該寫出來,這是觀眾的知情權,也是一種對文本的基本尊重。
  第二,用了別的劇本接近半本,卻完全不提那個劇作家、劇本。《4.48精神病》是致敬,畢竟是經過轉化。重複提了好幾次「在四點四十八怎麼了」,描述精神崩潰的段落如此致敬頗為合理。也讓人聯想到導演以前導過《4.48精神病》,算是內行人才看得懂,知道如何解讀的趣味。而「當他們對付共產黨的時候,我不曾說話,因為我不是共產黨。他們對付猶太人,我不曾說話,因為我不是猶太人。他們對付工會,我不曾說話,因為工運與我無關。他們對付天主教,我不曾說話,因為我是更正教。最後,他們對付我,已經沒有誰可以說話了」這首德國著名神學家、信義宗牧師馬丁.尼莫拉的詩〈起初他們〉,也就早已聞名天下,連中文維基百科都有德文英文跟中文的比對,也可以算是致敬。但,下半場直接用了接近半本英國劇作家卡瑞.邱琪兒的《七個猶太小孩》,完美融合在這齣戲裡。因為這齣戲的命題就是《七個猶太小孩》所說的。這不是致敬,因為完全沒有轉化,不像《4.48精神病》。而也不像〈起初他們〉,因為邱琪兒的劇本在台灣沒那麼眾人皆知。更不是平行宇宙這概念誰人都會用。也不是諧擬,因為不是為了諷刺原典。只要在節目單、導演理念上提一句跟原典的關係,註明出處或打個招呼,就已經夠了,就是尊重了。
  不過,以上兩點,我們當然可以善意點想,這不過就只是忘了,忽略了這些簡單的事情。沒有寫出文本創作群、標明致敬對象,都只是一時之誤,不是故意的。不過我們把視野拉大一點,這是一個學校製作,比坊間的演出更兼顧有教育的意義。那麼,尊重劇本創作,應該是教育的一環,不能不提。不然置該校的劇本創作組的大學生研究生畢業生跟老師於何種境地?連學校的演出都不細心,我們要怎麼期待坊間的劇團細心、尊重?
  而更重要的是,由於這種不尊重,導致這齣戲錯漏百出,主要情節連接不起來。不論過去台海兩岸戰爭的痛、現代男孩與女孩的碰面、或是超現實未來式的醫學場景,都無法成功連接、互相指涉,進而產生意義。所有導演想表達的,都不是透過情節讓觀眾體會出來,而是由導演假托演員之口直接道出,甚至不像是角色的話。這些情節、人物、意義的設計安排、剪裁,都應該有人來統整,但可惜的是沒有。我想,這都是以上種種的不尊重而導致。
  我認同這齣戲的理念、初心,她對戰爭之痛的關懷讓我動容。不過,三小時接近四小時的戲,導演擅長的演員肢體表演及畫面調度,寄生並依賴文本,卻又缺乏文本的統整。那我想,這齣戲讓人如此坐不住是可以想像的。於是,只能說,請尊重劇本創作藝術。


製作人/蔣薇華、靳萍萍
執行製作/詹惠登、曹安徽
導演/陳惠文
服裝設計/靳萍萍
燈光設計/曹安徽
舞臺設計/梁若珊
舞臺技術設計/楊金源
多媒體影像/王奕盛
舞臺監督/彭珮瑄
平面設計/陳育霖
平面攝影/劉悅德


《七個猶太小孩》圖片來自:THEATRE AT THE LEBANESE AMERICAN UNIVERSITY
帥氣的Caryl Churchill老奶奶圖片來自:the guardian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